我国土壤类型分别有砖红壤、红壤、棕壤、及褐土温带荒漠土、黑钙土等等,它们分别分布在西南部、长江下游、西藏南部、西藏中北部、东北地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西南部(包括海南岛及云南南部):土壤类型:砖红壤
特征:砖红壤是 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的土壤在热带季风气候下,发生强度富铝化作用和生物富集作用而发育成的深厚红色土壤,以土壤颜色类似烧的红砖而得名。砖红壤是具有枯枝落叶层、暗红棕色表层和棕红色( 10R5/6)铁铝残积B层的强酸性铁铝土。但中国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由玄武岩母质发育的砖红壤呈暗红色。土层深厚,质地粘重,粘粒含量高达60%以上,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
二、长江下游及西藏南部:土壤类型:红壤
特征: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红壤在中亚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成红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红壤、黄壤、砖红壤可统称之为铁铝性土壤。
三、西藏中北部·新疆南部及天山:土壤类型:未发育
四、我国北方地区:土壤类型:棕壤及褐土
特征:呈微酸性反应,心土层(B层)呈鲜棕色。 成土母质多为酸性母岩风化物。主要分布地区的年平均气温约为 8~12℃,≥10℃的积温在4000℃上下,年降水量600~900毫米,半湿润暖温带地区碳酸盐弱度淋溶与聚积,有次生黏化现象的带棕色土壤,又称褐色森林土。
五、新疆中东部及内蒙古西部:土壤类型:温带荒漠土
特征:温差大、降雨量少、植物稀疏。风化和成土作用微弱。由于降水量少,土体中的各种元素,基本是不迁移,或移动极弱,碳酸钙在土壤表面积聚,石膏和易溶盐类淋洗不深,在剖面中积累。土壤的组成与母质近似、有机质含量甚微、地表多砾石,具有龟裂化、漆皮化、砾质化和碳酸盐表聚、
六、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宁夏至西宁狭长地带:土壤类型:黑钙土
特征: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量大于分解量,土层上部有一黑色或灰黑色肥沃的腐殖质层,在此层以下或土壤中下部有一石灰富积的钙积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