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当前讯息:八月照相馆电影讲述的是什么?八月照相馆经典影评

八月照相馆电影(八月照相馆经典影评)

《八月照相馆》的故事灵感来源于韩国已故歌手金光硕一张表情安详温暖的遗照,讲述了一个已经收到死亡宣告的男子温暖而美丽的故事,用一种淡淡哀伤的情调道出了乐观平和的生活哲理——当死亡不可避免地降临,那么微笑面对,超越心中的裂痕。


(相关资料图)

该片是韩国著名导演许秦豪的作品,也是九十年代韩国电影崛起初期不可忽视的一部作品。电影里的故事简单而平淡,一次接连一次的告别,犹如关乎生命、亲情、爱情与友情等介质的散文诗,犹如从主人公生命里截取下来的几个片段。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来分析一下主人公永元,面对生命的即将消逝,是如何保持自我,与他人的进行告别的。

告别爱情:永元对生命的贪恋与渴望

在八月的一个午后,做交警的德琳闯入了永元的生活,面对爱情的来临,永元最初没有逃避,而是敞开心怀勇敢接纳。德琳和永元一起快乐地聊天,讲故事,一起回家,他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一段时光。

德琳去见永元时,会在门口的摩托车上照镜子整理妆容,看到这一刻,忽然想起身边某个初恋中的小姑娘去见心上人时,或许也会有这般的行为。

永元夸涂抹口红、花了淡妆的德琳,德琳将头偏向一头,然后偷偷开心地笑了,这是只有热恋中的人,才能体味到的娇羞与甜蜜啊。

游乐园里,德琳买了冰淇淋和冷饮给永元,并且为他擦去瓶口的灰尘,笨拙地把冷饮递给永元。德琳递水时是掌心向外的,所以永元拿的时候需要扭曲一下自己的胳膊才能拿到,完全就是两个纯情少男少女,这样的爱情如今实在是纯真。

德琳低头浅浅一笑是她标志性的模样,她笑起来的那一瞬间像是有一阵穿堂风吹进了整个炎热的八月,从而心情变得平静和愉悦。

当我们在谈论少女感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我想可能和年纪关系不大,绝不仅仅胶原蛋白和青春靓丽,大概是一种羞涩和倔强的气质。羞涩是对这个世界靠近时一种下意识的矜持,我想起徐志摩的诗“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娇羞”,而倔强则是无视这个世界规则时的一种非理性的勇气,这种非理性很可爱,甚至像一种另类的温柔,令人想到宫崎骏所有作品里的女主。

后来永元病情恶化入院,那个年代没有手机,德琳完全联系不到他,但每天都会到照相馆门口的梧桐树下等他,就像曾经那样。可很多个黄昏和黎明过去了,人却不在。终于在德琳工作调岗离开的前夜,她来到照相馆的门口,静静地看了一会儿,然后捡了块石头丢向照相馆的玻璃,带着一脸难过和愤怒黯然转身离去。

永元出院后,到处找德琳,后来打听到她被调岗了,他只能坐在咖啡厅的玻璃后面远远的望着德琳,用手在玻璃上抚摸着德琳的身影,静静地看着她离去。就像当初德琳突然闯入自己的世界一样,永元突然地离开了德琳的世界。

在我看来,德琳的出现无疑为永元最后的人生增添了一抹暖阳,使他在这个短暂、空虚、毫无意义的人生中多获取到了一些温暖。后来照相馆的橱窗里,永元初恋的相片被德琳的取代,由此可见德琳代替了他少年时代青涩的恋情,代替了他不曾存在的小家庭的温暖。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带给他无比的幸福,他爱她,所以即使是他知道这一切改变不了,他还是疯狂的想活下去。

走近生命的边缘,他已经能坦然的,幸福的接受死亡的降临,德琳的照片,在照相馆的橱窗中微笑,那是他们共同的回忆,那是对他一生,活着的证明那是无法抹灭,也不会撤下的,他的一生。面对幸福的来临,他是多么渴望活着啊,但除了接受现实,还能做些什么呢。

告别亲情:对生命的愤然与无奈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写到,活着是人生的一种形态,死后又是人生的另一个形态,只不过换了一个种形式,所以对死亡没有什么可悲痛的。他从哲学的层面理解了死亡,看到这样的文字,让我稍稍感到好受了些,死亡只是离开这个世界,或许可在另一个世界永生。其实,我也试图理解和解释什么是死亡,但在这个庞大的命题面前,我只能退却到远处。

永元的爸爸很喜欢看电视节目,他总是让永元帮他录下来。知道自己离开之后父亲的生活肯定变得艰难,他开始教爸爸如何使用遥控器,一遍、两遍、三遍……爸爸还是会弄错,他终于大发雷霆,愤然离去。

我们最容易不耐烦的往往是爱自己的人,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离开我们,于是我们不经意间反复地伤害和被伤害,挥霍着爱。

镜头一直不动,很耐心地让我们看着父子俩教和学的不耐烦,直到永元扔了遥控器,跑出去。他回到自己的屋子,开始写各种图文并茂的说明书来以便死后父亲能独立使用那些电器。这写的都是对家人的爱,对生命的留恋,它们静静地躺在桌子上,躺在时间的河流里,发出淡淡的光。

另一个雷雨夜的晚上,大家都睡下了,并不抽烟的永元在父亲那儿偷来烟,笨拙地在窗边吸过后,又蹑手蹑脚的睡到父亲的边上,也许他想起了小时候。他现在长大了,家里经济条件好了,不能像小孩子一样和父母一起睡了,失去了最亲近家人的方式。单纯的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使我们离开了我们最爱的人。他也许在后悔,后悔之前没有多陪陪父亲,这是一种“白发人即将送黑发人”的悲哀。

没有人知道永元的病情,家人,朋友。永元和家人一起吃饭,吃西瓜,和姐姐一起往院子中间吐瓜子,一切安静的没有痕迹,见不到死亡前的歇斯底里,他其实已经开始了一个人准备自己的死亡。

告别友情:对死亡的害怕,对生命的流连

永元一个一个地约朋友去喝酒,节制内敛的他会拼命地喝。也只有喝醉了,才能将生死玩笑般地痛苦喊出来,和朋友像小时候一样在大街上赛跑,甚至撒尿。他把儿时的伙伴约到一起聚餐,拍照,在照片上挤着歇斯底里的笑。他是这样地流连人间。

永元和朋友喝到了警察局,永元坐在一个角落等候问话,而旁边的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彼此破口大骂甚至还要动手,他莫名地怒了,冲两人一顿狂怼,朋友看到局势不妙,上前制止住了永元,换来的是永元的嘶吼和大哭,我想他大概想表达的是: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珍惜生命啊,要把时间浪费在这里,浪费在这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有一天,照相馆来了一家人,他们是想要拍一张全家福。一家人很拥挤的在照片上幸福着。最后全家人一致要求老人独自拍一张,老人很不情愿,但碍于儿孙的请求,便拍了。晚上,老人一个人又来了,她穿着很美的衣服,梳着整齐的发髻,小心翼翼地说,“我可以再拍一张吗?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想把它作为遗照,上午拍的不好,我不想留给儿孙那么一张,你给我拍的好一点啊,一定要好一点啊。”永元的手抖了一下,我竟也跟着抖了一下。死是不痛的,死之前的心是痛的。

永元的死,导演没有浪费笔墨,永元去照相馆,把自己拍照的步骤一一拍下来,标上序号。忙完这些,他把焦距调好,自己坐在灯光下,微笑着给自己拍遗照。没有痛苦,没有生离死别,没有闭上眼的瞬间,照片形成之后慢慢变成遗照,上面的永元笑的很甜,如同他来这个世界时一样。

人们在拍照时总想留住当下最好状态的自己,无论是自己还是给家人朋友,乃至给这个世界,告诉所有人我曾经这样存在过,以我最好的状态,那是一个人的体面,留给这世界的体面。人最终都要面对生死问题,纵然无法留住时间,多么庆幸,照片可以帮助定格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总结:

电影中有句台词:我很明白,爱情的感觉会褪色,一如老照片。但你却长留我心,永远美丽,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谢谢你,再会。

在我看来,这句话永元不单单是对德琳说的,而是对每一个出现在他生命里的人说的。即使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也会对周围的人温暖地微笑,带来一股强大暖流,即使深感无奈,也应怀抱希望。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不负当下的自己,便是美满。

标签: 八月照相馆电影 八月照相馆经典影评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