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今热点:王政君和王昭君是什么关系?王政君和窦漪房有什么关系?

王政君和王昭君(王政君和窦漪房的关系)


(资料图片)

汉元帝名叫刘奭(音是),一个让大汉王朝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帝王。

这个人,从历史记载看,是一位善音律、懂经典,工诗书、艺术才能突出的人,与父亲汉宣帝有极大的反差。

他在位,盛绩伟业不多,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巩固民族大团结,是他为数不多的难得亮点。

一个皇帝与一个宫女,演绎了一段千古不朽的故事,但故事走样。如今流传的王昭君故事中的汉元帝,是个好色之徒,因为留不住绝美的王昭君,一怒之下,杀了毛延寿。

汉元帝真是对嫁走王昭君依依不舍吗?

未必。

一、汉元帝,妥妥的一个悲情帝王。

他很小的时候,母亲许平君就被霍光的妻子霍显毒死。失去母爱的童年是一个破碎的童年。

一个叫司马良娣的妃子温暖了他的心,年轻的太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至爱!

可沒等刘奭登上皇位,她突然发病。

临死,她在刘奭怀中流泪,说道:“我死并非天命所致,是其他姬妾得不到您的宠爱,不断诅咒我,活活要了我的命!”

刘奭信吗?

不但信,还十分相信!

司马良娣走了,仿佛带走了刘奭的灵魂。

他整日闷闷不乐,渐渐悲伤成疾。

皇门里面慌了手脚,等治好了他的病,却发现他性情大变!

所有姬妾都被拒之门外,他对她们失去了兴趣。

太子若无子,皇家大忌。

最后无法,汉宣帝命皇后精挑细选了4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让刘奭挑选。

他就随便指了指坐得离他最近的。

这个有幸的人叫王政君,她为汉元帝生了一个儿子,即后来的汉成帝。

这样被悲情摧毁本元的皇帝好色?对王昭君恋恋不舍?

谁信?反正我不信?

再说了,昭君出塞的同一年,汉元帝病死了。原因是龙体一直欠安,当时有个叫张博的,曾经说:“陛下春秋未满四十,发齿堕落”。

头发牙齿都掉了,荷尔蒙还那么旺盛吗?

二、王昭君的故事由简至繁,越来越离奇,越来越悲情。

对于汉元帝

与王昭君的记载,有《汉书》、《后汉书》和《西京杂记》。这三本书,一个比一个玄乎。

《汉书》是一本严肃的正史,对王昭君的记载很本色。

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提出要当皇帝的女婿。

《汉书·元帝记》记载:“诏曰:‘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

意思是单于愿称婿,汉元帝很高兴,决定将年号改为竟宁,把在后宫等待皇帝诏命的王嫱赐予单于为阏氏(音烟之)。

另外,《汉书·匈奴传》中也记载:“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

这两段记载很简单,单于有请求,就找一个宫室之女嫁给单于。为此汉元帝不但改年号,还亲自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这个宁胡阏氏,意思就是让胡人安宁的王后。

这说明汉元帝当时非常兴奋,心情贼好!

但到了范晔的《后汉书》,故事复杂了。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录: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灼烁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这段记载复杂化在王昭君的悲情,汉元帝的好色。

一是昭君入宫,一直不得宠幸,哀怨而要求出宫。

二是好色的汉元帝见了昭君,为其美貌惊呆,不想放她。

三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单于,生了孩子。单于死了,继位的儿子要娶昭君,昭君就想回囤,可汉成帝不许。她只好从胡俗,嫁给了老单于的儿子。

这与《汉书》有很大的出入。

《后汉书》比《汉书》要晚了400年,不少人认为范晔足根据民间传说写的,可信程度差。

三、毛延寿的故事又是一个新段子。

到了东晋葛洪的大型历史小说集《西京杂记》,又冒出来一个毛延寿。

此人就是一个故意把昭君画丑了的糟老头子。

故事太长,简单址说:

宫中女人太多,汉元帝就让画师画下样貌,再依据画像召幸。宫女们全都贿赂画师,只有王嫱不肯行贿。

等到单于娶走王昭君后,汉元帝气急败坏,追查此事。毛延寿、陈敞、刘白等多位画工,因受贿作弊而同日被砍了脑袋。

《西京杂记》是东晋时期的流行小说,以趣味性和可读性为卖点,故事是真历史还是假段子,可想而知。

所以历史上这个毛延寿假得很。但假的传长了,也变成了真的。

而且毛延寿还有个墓。

据清朝宣统年间《陈留县志》记载:“毛延寿墓在县西北十里毛儿岗后。”

毛儿岗是一个村,坐落于开封陈留镇西北。相传为画工毛延寿之子因避难逃到此处,定居于一道沙岗之上,因而留下毛儿岗之名。

这也是附会,很假。就象战国大将廉颇墓,全国有五处。王昭君墓,在中国北方也有六七处之多。

真正的历史与段子差别很大。但不能因为历史就不让故事存在

标签: 王政君和王昭君 王政君和窦漪房的关系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