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如果说拼搏奋斗是江西赣州经开区的“第一性格”,那么,主攻工业就是赣州经开区的“第一标识”。31年来,特别是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11年来,赣州经开区始终聚焦主责、主攻工业,完成了从破旧荒芜的郊区到工业龙头示范区的蜕变。
作为赣州市开发时间最早、发展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经开区,赣州经开区从成立之初就牢记工业发展使命,狠抓招商,做实项目,做强产业,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最初的几千万元增长至现在的近千亿元,激增2000多倍,占全市总量的五分之一强。
经过梳理不难发现,赣州经开区奏响工业发展最强音的成功密码就是围绕一个“新”字做文章:新发展理念、新承接平台、新科技动能。
新发展理念:
双首位产业强势崛起
赣州经开区作为全市工业主战场、经济主阵地,近年来主动扛起全市工业大旗,凝心聚力发展新能源和电子信息“双首位产业”,努力在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方面当先锋、作表率。目前全区已汇聚工业企业3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5家,连续多年获评全市主攻工业先进县(市、区)。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分别占全市约80%、40%,产业集聚度超77.27%。
提起赣州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可以用“渐入佳境”来形容。首先,在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方面,已建成投产的整车项目3个,分别为国机智骏汽车、山东凯马汽车、中电汽车,产品涵盖传统燃油车,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专用物流车等,已形成20万辆/年的整车产能。其中,国机智骏汽车2020年完成销售4560辆,正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山东凯马汽车2020年完成销售8397辆,今年将有望实现产销2万辆。
其次,在动力电池项目方面,落户有吉利科技年产42GWh动力电池项目、孚能科技年产5.5GWh动力电池项目、亿鹏能源年产6GWh动力电池项目等。其中,孚能科技是江西省“独角兽”企业和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已经达成和吉利科技集团120GWh动力电池的战略合作。3月13日,吉利科技集团与赣州经开区正式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吉利科技集团在赣州经开区投资300亿元,建设42GWh动力电池项目,并于5月17日开工启动建设。亿鹏年产6GWh锂动力电池项目已落户。目前,亿鹏电池在混合动力客车行业配套电池领域出货量排名全国第二,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达产后可实现产值60亿元。
最后,在零部件项目方面,拥有英华利汽车内饰、瑞富特负极材料、力博汽车零部件等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未来,赣州经开区将按照“整车+零部件+研发+检测+汽车文化”的全链条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一牌两链”产业培育计划(即一个地标品牌、一个核心零部件配套全产业链、一个产业生态链),着力打造4000亿元产业集群(1000亿新能源整车产业、2000亿动力电池产业、1000亿电机电控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
比起渐入佳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赣州经开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可谓是崭露头角。据悉,规划建设32.5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园,目前已集聚相关企业20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0家,形成了以睿宁新材、讯海数码等为重点企业的半导体芯片产业,以同兴达科技、立德电子、宝明显示等为重点企业的新型显示产业,以弘耀达、牧士电子、视鼎科技、轰天炮光电等为重点企业的智能终端产业,以裕丰智能、嘉德物联、赣州链橙科技等为重点企业的信息网络产业,以讯康电子、光宝力信、柏瑞凯电子、万宝至马达、鑫冠科技等为重点企业的电子元器件产业。
产品涵盖手机整机、液晶电视、集成电路、显示模组、偏光片、背光源、导光板、5G滤波器、高端电容、精密电阻、光纤光缆等领域,正加速构建“芯-屏-端-网-器”中高端电子产业体系,致力打造泛珠三角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
其中龙头企业同兴达科技、立德电子营收双双突破50亿元,是赣州市营业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的电子信息企业,同兴达科技今年有望达到100亿元。2020年,赣州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营收达258.37亿元,占赣州电子信息产业带的“半壁江山”。2021年前9个月,全区电子信息产业营收267.35亿元,同比增长58.14%,成功获批“江西省重点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赣州经开区“双首位产业”发展理念正带动稀土等优势产业百花齐放。目前,赣州经开区协同发展稀土和钨后端应用、新材料、数字经济、区块链赋能和粮谷深加工等N个硬科技核心领域优势产业,形成了“2+N”产业体系。
特别是赣州经开区打好“稀土牌”,做足“磁文章”,2020年,全区稀土钨新材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5.23亿元,同比增长12.8%。金力永磁成为特斯拉供应商,2020年营收突破25亿元,有望2023年超过中科三环,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钕铁硼行业第一。
在数字经济方面,目前已经建成全国首个区块链沙盒--赣州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和全国首个区块链服务大厅,引进数字经济领域项目20余个、总投资125.2亿元,赣州区块链技术产业园已落户裕丰科技等区块链技术应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企业90余家。
如今,站在历史新起点上,赣州经开区将继续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双首位产业。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不摇摆、不折腾,全力做成两个千亿产业集群。
新承接平台:
提档升级引得凤凰来
如果把赣州经开区的新发展理念比作电脑的处理器,那么迭代升级的产业平台就是不断扩容的电脑硬盘。近年来,赣州经开区积极开展“筑巢引凤”,不断加强新能源科技城、电子信息产业园、综合保税区三大产业平台建设,以平台的辐射影响力、带动力,助推实体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走进赣州综合保税区,整洁的路面、现代化的楼宇和员工忙碌的身影映入眼帘。高耸的塔吊频繁转动、工程车来回穿梭。园区内智能终端和芯片封装测试、进境粮谷保税加工、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作为改革创新的试点区域,赣州综保区在全省率先常态化开行赣州至香港货运直通车线路,在全国第四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中第一个开通跨境电商业务,跨境电商平台“赣州保税商城”正式上线运营,投资120亿元的“一带一路”赣州千亿新粮谷项目成功落地。2020年,赣州综保区实现进出口31.6亿元、增长348%,增速列全国第8位、全省第1位。
作为赣州经开区三大产业承接平台之一,吸引了多家企业入驻,赣州综保区今年已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4个,总投资额超205.55亿元。
“赣州自贸小镇和赣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开工建设,空港高铁产业园也启动建设,平台承载力将得到进一步拓展。”赣州综保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进电子信息产业园,正在建设中的正邦智能科技产业园内,300余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两座“双子星”大楼已拔地而起。“园内有2栋人才公寓、2栋孵化中心、2栋正邦大厦、9栋科创大厦和9栋总部经济楼。”科技园外联部经理朱圣飞介绍,项目建成后生产产品涵盖AR、VR等设备以及配套器件部件。同时,科技园两年内将引进10家以上新兴电子类企业。此外,今年4月15日,涌泉科技园正式交付,健盈显示、蓝威智能、龙腾显示、赣州迈科等电子信息企业纷纷进驻,成为承接赣州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4月22日,赣州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正式成立,成为全市首家以知识产权为纽带,以专利协同运用为基础的产业发展联盟,为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奠定了扎实基础。
如今,各类配套设施建设快马加鞭,落户工业项目加紧施工,投产企业赶订单忙生产,行走在园区内,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蓬勃景象。
新科技动能:
助推发展质量全面提标
众所周知,创新是第一动力。赣州经开区始终把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技术、人才、资金、土地等“卡脖子”问题加速破解,为全区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只有科技创新方能激发澎湃动能。近年来,赣州经开区创新实施科技“白菜心”工程,成立全省首家科技企业孵化联盟,全区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1家、省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4家,孚能科技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与此同时,大力实施“预见独角兽计划”,培育独角兽(含种子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3家、瞪羚(含潜在瞪羚)企业11家,其中孚能科技被评为江西省首家独角兽企业,并成为江西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等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检测、基础服务平台62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9个。已建成创新创业平台9个,孵化面积101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000余家,全省唯一的2021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成果转化基地落户当地,国际企业中心获评“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近年来,赣州经开区用“真金白银”换来人才的“款款深情”。
制定最高“6个2000万”项目资助和最高600万元人才津贴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设立院士工作站、海智计划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11个,引进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院士、国家特聘专家、博士等各领域高层次人才837名,其中国家级人才38名、省级高层次人才24名。
不断做强人才平台,高标准规划建设赣州国家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不断创新人才模式,采取“人才带项目”新模式,推动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引进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孚能科技、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用电子材料项目--睿宁新材等20多个高端人才领办高科技项目。
31年,弹指一挥间。回望来路,赣州经开区从仅有0.53平方公里的青光岭起步,一路披荆斩棘、开疆拓土,实现了从一个小村庄到产业新城的蜕变。如今已发展成为人口38余万、市场主体近4万家的全市工业发展“主战场”“主平台”。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用“新”奏响工业发展最强音的赣州经开区将奋力打造赣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第一增长极,建设新格局下全国有影响力的制造产业基地,努力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增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