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10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秋收和秋冬种工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物价平稳提供有力支撑;听取民生用能保供情况汇报,要求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的政策支持力度。
会议指出,确保人民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据预测,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甚至可能出现极端天气。
会议决定,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重点解决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一要确保冬季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供暖。全力保障供暖用煤生产和运输。依法打击煤炭市场炒作。
二要保障北方重点地区取暖用气。组织供气企业尽可能增加资源供应,统筹协调用气资源,适时组织“南气北上”,用好已形成的储气量,做好调峰保供。坚持宜煤则煤、宜电则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保障群众取暖。
三要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机制作用,做好日调度、周平衡。压实地方责任,鼓励地方对供气供热企业给予合理支持,保证民用气和取暖价格基本稳定。科学实施有序用电,做好“压非保民”预案,合理控制城市夜景亮化。推动全社会加强节约用电用能。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本次会议强调了东北、北方地区的能源保供问题,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叠加今年气温比往年同期低,民生问题不容忽视;二是前段时间吉林、辽宁等省电力供应紧张,采取了拉闸限电的举措,虽然现在情况有所缓解,但是煤炭价格仍处于高位、供不应求。
保供方面,国家发改委19日表示,目前我国各有关方面有力有序推进落实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9月底以来,各地已核增一批生产煤矿,日均产量已比9月份增加了120万吨以上,10月18日的日产量已超过1160万吨,创今年新高。
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近8800万吨,可用16天,比月初增加900万吨以上。其中,东北三省电厂存煤可用24天,比月初增加11天。在已签订年度中长期合同的基础上,发电供热企业与煤炭企业又签订了1.5亿吨中长期合同,绝大部分省份合同签订率达到或接近100%,部分省份中长期合同煤炭缺口已落实煤源,正在抓紧签约。
价格方面,国家发改委在19日召开的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机制煤炭专题座谈会上提出,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将充分运用《价格法》规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的具体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促进煤炭市场回归理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20日国家发改委评估督导司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委价格司、价格监测中心、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中国经济导报社等单位参加,赴河北省秦皇岛市、唐山市督导煤炭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组强调,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全力维护煤炭市场秩序。
20日晚,国内期货夜盘开盘多数下跌,动力煤跌停,跌幅11%,焦煤跌超10%。郑商所发布通知,自2021年10月21日当晚夜盘交易时起,动力煤期货2111、2112、2201、2202、2203、2204、2205、2206、2207、2208、2209、2210合约的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90元/手,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90元/手,并将这些合约上单日开仓交易的最大数量为50手。
值得注意的是,国常会还强调了天然气的保供稳价问题。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国约有四到五成的天然气来自进口,面对国际天然气价格大幅攀升,要防止气价出现倒挂,影响企业燃气供暖的积极性。当前,“煤改气”、“煤改电”清洁供暖推进已有显著成效,居民采暖价格不宜过高,需要政府对相关企业予以适当补贴。
据悉,近期,中石油对做好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公司冬供期间天然气资源供应量将突破千亿方,同比增加8.4%,创造历史新高。今冬明春,中石油国产气量、进口气量和储气库采气量等均将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增幅分别达到3.3%、17%和16.3%,为全力打好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攻坚战做好资源准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到9月,国内生产天然气1518亿方,同比增长10.4%;天然气进口量为8985万吨,同比增长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