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到2025年基本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全覆盖

智能制造是推动北京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面向未来的高空间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9月6日下午,北京市经信局召开了“十四五”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北京智造”板块新闻发布会,在介绍《北京市“新智造100”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新智造100”方案)时提到,到2025年,基本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全覆盖,全市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万亿元。

北京商报

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肩负着中国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任,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国经济“加速跑”的动力引擎。而为贯彻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精神,北京经信局牵头起草制定了“新智造100”方案。

上述方案提到,到2023年,“十百千万”计划要取得显著进展,力争打造10家世界顶级“智慧工厂”、100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1000家企业升级,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基本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全覆盖,全市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万亿元。

“新智造100”方案也为北京的智能制造划定了三大重点任务,包括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智能制造供给能力以及打造智能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而在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方面,“新智造100”方案也提到,要建立北京智能制造评估诊断体系,遴选第三方机构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智能化转型咨询诊断等服务;打造智能制造标杆示范,打造一批代表世界顶级水的“智慧工厂”,以及代表北京先进水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

据了解,北京“智造100”工程始于2017年,截至2020年,北京累计推动实施了100个智能制造应用示范项目,打造形成了63个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带动一批关键智能部件、工业软件、装备和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实现突破,培育形成一批立足北京、服务全国的高水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单项冠军企业。

机械工业仪综所副所长石镇山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们对100个左右智能制造业示范项目做了实施效果的调研分析,调查的结果显示,经过改造的这些企业均运营成本降低了25.3%,产品的研发周期缩短了25.9%,能源利用率提高了24.4%。”

市经信局智能装备处副处长杨春辉表示,北京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但距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差距,因此市经信局将积极对接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思路,对原“智造100”工程进行全面升级,树立“北京智造”新名片。

“北京将做好统筹协调,加大资金支持、加强人才支撑、营造良好环境。”相关负责人介绍,尤其在加大资金支持方面,北京将通过贷款贴息、达标奖励和支持第三方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升级、智能化绿色化诊断评估服务。此外,加大智能制造领域紧缺急需的高技能类、专业服务类、经营管理类等人才引进力度;推进产教融合,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高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于8月11日发布,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发布会上,也重点就“十四五”高精尖产业规划中有关如何促进“北京智造”发展的内容作了简要解读。

市经信局总经济师彭雪海介绍,智能制造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保障。“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从“做强北京智造产业群体、加快五个突破、构建一个全新格局”三方面促进“北京智造”高质量发展。

例如《规划》提到,要做强“北京智造”产业群体。例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十四五”时期,北京将重点在海淀区、朝阳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型显示、5G核心器件、北斗等领域,突出高端领域、关键环节,扶持壮大一批优质企业和产品。

在医药健康领域,“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发力创新药、新器械、新健康服务三大方向,在新型疫苗、下一代抗体药物、细胞和基因治疗、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方面构筑领先优势,推动医药制造与健康服务并行发展。北部地区重点布局昌区、海淀区,南部地区重点布局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此外,《规划》还提及了在集成电路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及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及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方面的诸多安排,推动区域特色化、差异化、联动化发展,构建“一区两带多组团”空间布局。

标签: 规模以上企业 智能化 转型升级 全覆盖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